工廠車間衛生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每日下班后衛生清潔 (1)清理地毯、沙發等軟家具的灰塵。 (2)硬地面的打掃和濕拖。 (3)清理茶幾、收銀臺、咨詢臺、窗玻璃、燈具、花燈、強面、天花板、電視機、音響、掛鐘、毛巾、燈光照明設備、飲水機、器械設備、按摩床、美容床等營業場所的所有設施的灰塵和蜘蛛網。 (4)對各類倒膜碗、粉刺針、毛巾、拖鞋、手術室要進行每日消毒。 (5)使營業場所所有擺設干凈、明亮、無污垢、無水跡、無破損、整潔美觀,室內空氣隨時保持清新、干燥、無異味。 (6)做好滅蚊、滅蟑螂、滅老鼠工作,定期噴灑藥物。 (7)如有冰箱,每日徹底清理和整理,對即將過期的美容品、果茶、雞蛋清面膜要按規定撤換。 (8)掌握消毒柜的使用和清理方法。法律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第三條 公共場所的下列項目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
(一)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
(二)水質;
(三)采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
公共場所的衛生標準和要求,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
第四條 國家對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衛生許可證”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
生產車間衛生標準管理是什么?
環境衛生標準:1、墻壁無灰塵,天花板無蜘蛛網,每周六大掃除時擦拭,清理。
2、地面每天下班后拖兩遍,要求地面無異物、無異味,物料要求及時清理、清潔;下水 道每班沖洗一次,保證清潔無異味。
3、車間及包裝間的玻璃每周大掃除清潔一次,先用水擦拭,再用報紙擦干凈,擦亮。
4、每周六為大掃除日,每班全體人員參加。 設備的保養和清潔的標準設備是指和面機、壓面機、打蛋機、冰柜、烤爐、操作案臺、丹麥機等。
本規范所稱地方衛生標準工作是指:
(一)根據職責,組織制(修)訂地方衛生標準;
(二)對衛生部制定、發布的衛生標準,組織學習、宣傳、培訓以及貫徹落實;
(三)督導承擔衛生部衛生標準制(修)訂任務的單位,按照要求擬訂和上報衛生標準草案;
(四)對衛生標準草案組織研究討論,提出修改意見;
(五)組織開展衛生標準實施情況的效果評價;
(六)對衛生標準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其他地方衛生標準工作。
食品廠生產車間衛生標準
法律分析:食品生產車間的衛生標準規定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第六條 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第七條 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營養、衛生標準。
第八條 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一)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有與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加工、包裝、貯存等廠房或者場所;(三)應當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四)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須洗凈,保持清潔;(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包裝、工具、設備和條件必須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生產、銷售食品時,必須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九)用水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對食品攤販和城鄉集市貿易食品經營者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衛生要求,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法作出具體規定。
第九條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一)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二)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三)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四)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制品;(六)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七)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八)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九)超過保質期限的;(十)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十一)含有未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藥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十二)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第十條 食品不得加入藥物,但是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強化劑加入的除外。
第十四條 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設備,用于清洗食品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洗滌劑、消毒劑以及食品中污染物質、放射性物質容許量的國家衛生標準、衛生管理辦法和檢驗規程,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或者批準頒發。
第十五條 國家未制定衛生標準的食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衛生標準,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食品添加劑的國家產品質量標準中有衛生學意義的指標,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同意。
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的安全性評價,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同意。
屠宰畜、禽的獸醫衛生檢驗規程,由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廠區衛生要求標準
法律分析:1、綠化區域:花壇、草坪內無明顯雜物,無白色垃圾,無煙頭、痰跡。2、道路:做到無白色垃圾、無煙頭、無積水、無淤泥、無雜物、無堆放的各類材料。保持公司內道路干凈整潔、平整暢通。3、責任區域衛生每周進行大掃除一次, 臟亂差地區隨時清理:責任區內無雜物、無衛生死角、無積水、無淤泥、無白色垃圾、無煙頭、痰跡圾超出垃圾桶2/3須及時清倒,不能外溢。4、各部門須按照衛生管理制度按時打掃衛生區。5、綜合部須按衛生管理制度規定進行衛生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并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二)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飲具和容器;(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九)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應當符合前款第六項的規定。
關于生產車間的衛生管理,有什么標準和要求?
車間衛生管理規定車間衛生管理規定車間衛生管理規定車間衛生管理規定:
1 目的 :為規范生產車間的現場管理、人員管理和生產流程控制,制定本規定。
2 適用范圍:適用于生產車間的日常衛生清理、維護和管理工作。
3 職責:
3.1各班組長負責監督車間衛生工作實施情況
3.2生產操作人員按要求做好主管區域清潔衛生工作。
3.3清潔工負責打掃區域內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衛生間等。
4 管理要求:
4.1衛生包干制度
4.1.1車間主任負責對衛生工作進行分區承包,車間員工對自己負責區域每天進行日常清潔、整理歸位,每周五進行一次徹底地清理和清潔,各班組長和辦公室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1.2清潔標準可參照本規定及其他專項規定。整理按各設備、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車間定置規定擺放。
4.2現場衛生管理:
4.2.1地面、墻面、固定物清潔
4.2.1.1地面清潔、無灰塵、無垃圾、無污跡、無積水、無死角。
4.2.1.2墻壁(角)和天花板清潔、無污染、無蛛網、無死角。(請勿在墻面留有手印腳印等印跡,發現罰款20元) 4.2.1.3門窗明亮干凈、無積灰、無污跡、無蛛網。 4.2.1.4桌凳保持干凈,物品堆放整齊。 4.2.1.5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潔、排水暢通、無阻塞現象。
4.2.1.6保持樓梯消防通道暢通。
4.2.1.7車間四周責任區內清潔、無垃圾、無煙蒂。
4.2.2生產設備使用后保持清潔。
4.2.3工具、材料清潔、整理
4.2.3.1工具、搬運工具等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并保持其清潔。
4.2.3.2未用的原料、輔料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4.2.3.3各種半成品用轉運箱、輸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潔。
4.2.3.4產品包裝保持清潔、擺放整齊。
4.2.3.5衛生潔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擺放。
4.2.3.6飲用水杯保持干凈,放在指定位置。
4.2.3.7在生產過程中請不要將多余的螺絲螺帽等標準件和機器零部件遺留在現場(包括地面)
4.2.4廢品、垃圾清理
4.2.4.1廢棄物、殘次品按指定地點存放整齊;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業垃圾必須定時清理。
4.2.4.2工作中產生的垃圾,必須放入車間內的臨時存放袋、箱中,每天下班前將生產區域的垃圾清理出車間。
4.3個人行為規范
4.3.1員工正確著裝,衣帽整潔,工鞋保持干凈
4.3.2生產人員上班前,須在更衣室換穿工作服、工作鞋
4.3.3員工外出辦事在更衣室換去工作鞋,回車間時按規定穿工作服、工作鞋
4.3.4禁止將個人用品帶入生產場所;禁止在生產車間吸煙、吃零食(點心除外)
4.3.5嚴禁隨地吐痰和唾液,嚴禁隨地亂扔紙巾雜物
4.3.6上廁所請保持衛生間的地面干凈,請勿帶報紙、雜志、書籍、螺絲等進入衛生間以防止馬桶、下水道堵塞
4.3.7上下班、吃飯不允許在衛生間洗手,到指定地點洗手
4.3.8不允許將飯菜帶入車間食用。若肚子餓,可以到休息區吃點餅干等點心
4.3.9禁止在廠區內攀摘花草樹木
4.3.10自行車
潔凈車間衛生管理制度有哪些
一、生產區與管理區分開設置,各區域打掃衛生應分工明確。
二、對潔凈車間地面、操作臺面作好清潔工作,對車間墻壁、燈具、風口等裝置作好清潔、維護和保養工作,每月至少對潔凈車間做一次清潔、維護和保養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
三、對進出潔凈區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個人衛生、生產衛生等)培訓。
四、潔凈區內工作人員設置人均占地面積不小于4平米。
五、進出潔凈區人員不得將個人物品、首飾、手表、食物等帶入清潔車間。
六、潔凈區內布局符合產品工藝流程。
七、設有空調、通風設施,并安裝紫外線燈或紫外消毒設備,每周對清潔車間進行紫外線消毒一次,紫外線燈使用應有記錄。
八、每次使用過潔凈區后在當天下班前30分鐘開啟臭氧殺毒直至下班時關閉。
九 潔凈車間人流進、出按潔凈車間工作人員進出標準進行。
十、物流由傳遞窗通過,物流、人流分開。
十一、潔凈車間環境監測主要有溫濕度、壓差風速、沉降菌和塵粒數,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并保存監測記錄。
十二、由車間負責人對潔凈車間內的洗手液每月檢查一次,發現過期或數量不足應及時更換。
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