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百科全書包括什么啊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也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幾部百科全書之一。1978年,國務院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并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先后組織2萬余名專家學者,取精用宏,歷時15載,終于纂成這部煌煌世制。全書按學科或領域分成74卷,共收7.8萬個條目,計1.26億字,并附有近 5 萬幅,冊葉浩瀚,內容宏富,適于高中以上、相當于大學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書目為:《哲學》Ⅰ、Ⅱ;《宗教》;《中國歷史》Ⅰ、Ⅱ、Ⅲ;《外國歷史》Ⅰ、Ⅱ;《政治學》;《法學》;《軍事》Ⅰ、Ⅱ;《經濟學》Ⅰ、Ⅱ、Ⅲ;《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社會學》;《民族》;《考古學》;《文物·博物館》;《中國文學》Ⅰ、Ⅱ;《外國文學》Ⅰ、Ⅱ;《美術》Ⅰ、Ⅱ;《音樂·舞蹈》;《戲劇》;《戲曲·曲藝》;《**》;《語言文字》;《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教育》;《體育》;《新聞出版》;《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數學》;《物理學》Ⅰ、Ⅱ;《力學》;《化學》Ⅰ、Ⅱ;《天文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測繪學·空間科學》;《地理學》;《地質學》;《環境科學》;《生物學》Ⅰ、Ⅱ、Ⅲ;《現代醫學》Ⅰ、Ⅱ;《中國傳統醫學》;《心理學》;《農業》Ⅰ、Ⅱ;《礦冶》;《機械工程》Ⅰ、Ⅱ;《電工》;《電子學與計算機》Ⅰ、Ⅱ;《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化工》;《輕工》;《紡織》;《土木工程》;《建筑·園林·城市規劃》;《水利》;《交通》;《航空·航天》;《總索引》。
什么是義務兵役制度
義務兵役制是國家關于公民在一定年齡內必須履行一定期限兵役義務的制度。包括公民服現役和在軍隊外服預備役。實行義務兵役制,在法律上對公民服兵役的形式、年齡、期限、條件以及與服役有關的權利和義務等均有明確的規定。公民的兵役負擔相對合理,有利于保障軍隊的兵員補充,有利于積蓄訓練有素的后備兵員。1984年5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實行以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1998年12月29日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18~22歲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征集服現役;根據軍隊需要和自愿原則,可征集18~22歲的女性公民服現役。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服現役期滿,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自愿,可改為志愿兵(又稱士官)。士兵退出現役時,符合預備役條件的,由部隊確定服士兵預備役。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18~35歲。戰時遇有特殊情況,36~45歲的男性公民也可被征集服現役。義務兵役制也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主要是服現役期限短,掌握復雜的現代軍事技術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保留技術骨干,提高部隊戰斗力,今后將會有更多的國家采用全志愿兵役制或義務兵役制與志愿兵役制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參考資料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作品簡介
1978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先后組織2萬余名專家學者,取精用宏,歷時15載,終于纂成《中國大百科全書》這部煌煌世制。全書按學科或領域分成74卷,共收7.8萬個條目,計66個學科、1.26億字、并附有 5 萬余張,冊葉浩瀚,內容宏富,適于高中以上、相當于大學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全書出版后,深受學術界和廣大讀者推許,1994年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按照國際慣例,百科全書通常每間隔若干年出版一個新的版本。《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第二版已于2009年8月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由胡喬木任總編輯委員會主任,姜椿芳、梅益先后任總編輯,1993年8月出齊。1994年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全書按學科或知識門類分74卷出版,以條目形式全面、系統、概括地介紹科學知識和基本事實。內容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文化教育 、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66個學科和領域。共收77859個條目,計12568萬字,并附有適量的隨文黑白圖、線條圖和彩色插頁。中國有2萬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撰稿,各學科分卷的條目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在正文條目前有一篇介紹該學科卷內容的概觀性文章,并附有反映該學科體系的條目分類目錄。在正文條目后有介紹對該學科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的大事年表和供尋檢的條目漢字筆畫索引、條目外文索引、內容索引。卷內條目有完備的參見系統,部分條目附有參考書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是中國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和其他各種綜合、專業百科全書及辭書等為主,同時出版各種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的國家級大型出版機構。
1978年11月18日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現代百科全書,第一版按學科或知識門類分卷出版,共74卷,1993年8月全部出齊。
此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還編輯出版了《簡明中華百科全書》(3卷)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12卷),編譯出版了《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11卷)和《蘇聯百科詞典》,以及多種專業百科全書、地區百科全書和其他圖書。期刊有《百科知識》和《小百科》。
20多年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順應時代的要求,先后出版了《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12卷)、《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20卷)、《中國百科大辭典》(10卷)等一系列鴻篇巨制,出版各類專業和地區百科全書50余種,出版各種系列工具書、普及讀物4000余種,于港、澳、臺及海外多家出版機構合作出書300余種,出版電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100余種,此外還編輯出版《百科知識》、《電腦校園》、《小百科》、《城市周刊》(英文版)和《中國期刊年鑒》5種雜志。1993年以來,先后有180余種圖書獲得國家圖書獎、國家辭書獎、中國圖書獎等國家級大獎。
作為中國最大的出版實體之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下轄知識出版社和中國大百科電子音像出版社,可從事各類大眾圖書的出版和跨媒體出版物的出版;我社擁有職工近500人,其中編輯出版人員近200人,編輯人員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幾乎覆蓋了現代科學文化的所有領域;我社擁有面積1.88萬平方米的綜合性辦公大樓、設備先進的電腦編輯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技術雄厚的百科術語中心,各種輔助設施齊全。能為編輯、出版、發行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擁有出版對外貿易經營權,可從事世界范圍內的版權貿易和出版物的進出口業務!
地址:北京阜成門北大街17號 郵編:100037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下設的編輯機構包括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音像出版社、知識出版社、科學技術分社、社科人文分社、少兒百科分社、教育分社、學術著作分社、百科全書編纂中心、專業百科地區百科編纂中心、對外合作中心、百科術語中心、美術設計中心。可從事各類專業圖書、教育圖書、大眾圖書的出版和跨介質、多媒體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的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擁有職工近500人,其中編輯出版人員近200人,編輯人員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幾乎覆蓋了現代科學文化的所有領域。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擁有面積1.88萬平方米的綜合性辦公大樓、設備先進的電腦編輯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技術雄厚的百科術語中心,各種輔助設施齊全,能為編輯、出版、發行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擁有出版對外貿易經營權,可從事世界范圍內各種出版物的進出口業務。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怎么樣
好。內容齊全,介紹了各種類型的動物,畫面都是真實動物的實際圖案,色彩非常鮮明,很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效果好。《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是由1993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組織編纂,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的內容包含66門學科和知識門類,8萬個條目,共計1.264億漢字及5萬余幅插圖。全書共計74卷,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各個學科和領域。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怎么樣
企知道數據顯示,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01-08,注冊資本27437.9916萬人民幣,參保人數196,是一家以從事新聞和出版業為主的企業。
在知識產權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擁有注冊商標數量達到20個,軟件著作權數量達到4個,專利信息達到1項。此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還對外投資了8家企業,直接控制企業1家。
基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基本信息、知識產權布局以及經營數據,滿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基礎條件,可提前規劃。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的信息,就上企知道-免費查企業、查老板、查風險,還能找商機
飛行員前景
飛行員,駕駛飛機或其他航空器的人員。地方民航飛行員稱駕駛員。
中文名
飛行員
外文名
Pilot
含義
飛機、直升機等航空器的駕駛員
擔負
領航、通信、射擊等任務
快速
導航
工作內容
技術等級
發展歷史
分類
在航空兵中,按所駕駛機種,分為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電子對抗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和直升機等飛行員。
飛行員
按承擔的任務,分為遂行作戰任務的飛行員、試飛員和飛行教員等。[1]
工作內容
多座飛機的飛行員通常只負責駕駛;單座飛機的飛行員除負責駕駛外,還擔負領航、通信、偵察、射擊和轟炸等任務。能在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一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間簡單、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兩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間簡單、復雜氣象條件下和夜間簡單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三種氣象飛行員;能在晝夜間簡單、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稱四種氣象飛行員,又稱“全天候”飛行員。[1]
技術等級
根據技術水平的不同,飛行員分為若干技術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飛行員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飛行員。飛行員的成長通常經過思想、身體、心理、文化的認真選拔,航空理論、模擬、實機飛行、改裝作戰機種嚴格訓練等過程,成為能擔負作戰和其他任務的飛行員。飛行員服役到規定年限后退出現役。[1]
發展歷史
在航空發展史上,出現過一批貢獻突出的飛行員。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飛行員C.皮亞扎駕駛布萊里奧飛機首次在土耳其陣地上空進行了一個小時偵察,揭開了飛機參戰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俄國的阿爾采烏洛夫、克魯堅,德國的里希特霍芬和烏德特,法國的豐克和居內梅,英國的門諾克和畢曉普等著名飛行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飛行員闊日杜布在空戰中擊落62架敵機,波克雷什金擊落59架敵機,古拉耶夫擊落57架敵機。朝鮮戰爭期間,參戰的飛機已是高速噴氣殲擊機,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涌現出擊落擊傷敵機9架的趙寶桐、王海,擊落擊傷敵機8架的劉玉堤,擊落擊傷敵機7架的孫生祿以及張積慧等飛行員。他們都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1]
參考資料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